99/11/10(三)

中午發現修的身體開始發熱,覺得怪怪的,結果竟然發燒了!!!明明前一天還都很正常沒啥異樣阿!

     天阿!發生啥事!為何突然發燒,之前又全無預警,怎會如此!心想?~聽說長牙會發燒耶!會不會是長牙發燒阿?因為他不停的吐出口水泡泡及不停的咬手、咬固齒器,才會猜想他是不是準備長牙了。

    不管了~先想辦法讓他退燒吧!幸好之前有受過肺炎鏈球菌及五合一疫苗注射的訓練,遇到發燒已不再那麼緊張,知道要如何應對。只是…一人應付小孩的發燒情形倒還是第一次,說不緊張是騙人的。但又不能每次遇到什麼情形就四處找人幫忙,畢竟都已當媽了,還是得學習自立自強!

     當下就開始那時發燒的訓練,睡水枕、用濕毛巾放額頭,不停的換水,整個下午就不停發燒、退燒…直到晚上情形才好一點。幸好,體溫最高溫度也才38.2,其他都在37~38度間游移。之前第一次發燒不懂時,在他前三個月就使用冰枕,後來護士才說,那樣是不行的,建議嬰兒出生前三個月是要使用水枕的。我們就笑著說,之前夏天熱時,就常給他躺在水枕上消消暑…原來安呢是不好的咧!哈哈~老師又沒有教!過了就算了!

終於等到BB穩定下來,才有空爬文有關長牙的文章:寶寶長牙注意事項 、寶寶長牙的症狀跟注意事項

BB一般長牙時間在六個月到一歲之間,長牙也有優先順序,第一顆牙通常在下顎門齒,有時會發燒,但多因物品不乾淨被BB吃進肚裡才引起發燒的,而且,長牙發燒通常不會高過38度,這是明顯的指標。

      爬文後,發現BB體溫都高過38度了,心想有點怪…雖然退燒了,為求心安還是決定帶BB去看家裡附近的施X南診所,不然晚上若再發燒可就麻煩了。

施醫生說:「BB不是長牙造成的發燒!!一般小孩體溫超過37.5度,就是發燒。若是長牙,發燒也不會超過38度的。這次發燒的原因有可能是感冒,但還是得注意有沒其他狀況發生。」~幸好有去看醫生,不然還傻傻的以為BB真的要長牙了咧!

天啊!由此看來,BB早就發燒過很多次了吧!幸好無大礙!!~能知道小孩實際情況最重要。可是,去打肺炎針的醫院說體溫超過38度才算發燒,哪~~該相信誰的話呢???醫生還交代:「叫我們回去還是要持續觀察BB的情形,若再燒下去,必要去大醫院做檢查,有可能是腸病毒的。」…聽到這些話,心裡都冷起來了,幸好當下BB是沒問題的,至少可以放心。尤其是他的食量完全沒減少,才更安心。

      為証實醫生說法,還特別上網找,目前衛生署是以耳溫37.5度作為體溫篩檢的發燒準則體溫多少正常?耳溫、舌下溫、肛溫、腋溫?

       回家後,BB身體還是像個小暖爐,熱烘烘的,但是都沒發燒,食慾、活動力都沒變依然好的很。直到半夜一點多我要睡覺時量體溫又是37.2度了,心想不會又開始要發燒了吧!可是周公不斷的來找我…讓我難以抵抗,只好先讓他睡水枕…應該不會有事吧!哪知驚醒後已是凌晨4點,一量體溫38.2~救狼喔!!發燒了!!趕緊拿出昨晚的退燒藥,灌藥後,不到半小時就退燒…幸好,前晚有去看醫生,不然…代誌大條…

99/11/11(四)

修爸早上看到我的臉色說,下午會請假回家讓我好好休息…不然若晚上再發燒就沒人顧了…

     幸好BB從AM4:00吃藥後,就再也沒發燒了,到晚上都持續熱烘烘的狀態…心想,只要注意不再發燒就好了。直到貼心的施X南診所護士打來關心BB的狀況有沒有好一點之類的,提醒我們要注意~基本上五個月的BB~是"不應該"發燒的,若有狀況,最好進一步到大醫院檢查較保險。結果,當機的頭腦又開始運轉起來,對方說的也沒錯,我是不是該再注意一點!~於是又重新檢查BB的狀況,呼吸情形、鼻塞 、活動情形、身體…等,沒想到驚人發現!!!BB的四肢開始長出粉紅色的小疹子!!!~是太熱引起的疹子嗎?還是腸病毒?玫瑰疹?還是…?可以確定的是~~應該不是感冒!!!種種情形不斷的在腦中浮現?BB最近又沒有接近啥米複雜場所及人物,怎會有這狀況發生?

      怕晚上他的疹子越來越嚴重,晚上九點決定去從我懷孕到生產評價都很高的X薪醫院,以確認BB的病因?那裡有很多位小兒科醫生,之前都是打預防針所以對於小兒醫生並沒有特別要求,有給很多位看過都算不錯,想看的可惜剛好沒門診,今晚則是由之前沒見過的李XX醫生。大廳冷冷清清,猜想應該是最後一位,很快就能到我們了吧!哪知有一堆人坐在小兒科前,輪到我們看診已快十點二十分,果不其然的是最後一位病人…

李醫生問說:「BB狀況,看有沒喉嚨破、看他四肢的疹子,流口水的狀況,是他喉嚨破的關係,吞不下去才會將口水吐出來。」…雖然醫生的態度良好,可是,短短幾分鐘看診過程,卻不停的接到電話…猜想,可能是家人…催促他快點下班吧!!!全醫院就剩他這位醫生還在看診,因為他一人所有人也就得跟著不能下班!(我是第一次這麼晚還去看醫生的啦!)。

不到幾分鐘,李醫生說:「BB得了"腸病毒"!!!接著就拿一張腸病毒的注意事項,若有上述情形要到大醫院去。」

我問:「這不是大醫院嗎?醫生說,長庚、榮總…才是所謂的大醫院。」

李醫生說:「若這種情形去長庚,可能就要打滴住院了!小孩現在先回家觀察情形,若OK五天內就會漸漸好轉,若變嚴重就得到大醫院看才行」~~總之,醫生交代了很多事情,也領了一堆藥回家…

心想:「天啊!!金正是中了腸病毒!真的糟糕了!」這下該如何是好咧!!唉!

     兩人準備挫咧等了!!老公也開始說要自我隔離了,不能上班,不然唬!若將病菌傳給公司的大人們再傳回去給他們的小孩可就糟糕。之前人家在說腸病毒時,其實我是沒啥很注意的,因為我有習慣洗手…所以機率很低吧!它的種種病狀,我完全不瞭解,只知嚴重可能會…。哪知!!顯少出門的BB竟就這樣莫名的中獎!唉~~回家後,開始準備消毒,對於BB的用品,也要更加強注意衛生。

腸病毒典型常見症狀:

  •  手口足病-會有輕微發燒、高燒或輕微嘔吐,咽峽部可能正常或有點紅暈水泡,到第2、3天才有明顯小水泡或潰瘍。-BB症狀僅有輕微發燒。
  • 疱疹性咽峽炎 ─ 突發性發燒、嘔吐及咽峽處(只有口腔後半部)出現小水泡、潰瘍;厭食、流口水(小小孩)。-BB僅有流口水,食慾比平常還要好,沒有小水泡。

     BB雖然生病,食量依然沒有變,還比前陣子更多,現在基本都有170CC,哪知半夜三點半,BB突然狂哭,心想不會是肚子餓了吧?就這樣半夜奶量增大到210CC。從他四個月起,就都一覺到天亮,很少會餓醒的,可能是生病需要消耗更大的能量,但對於不到五個半月的嬰兒,他吃的不知到底是多還是少?但和他自己比,真的算多了。BB雖然發燒了,但整體狀況算良好,大多在睡覺,除自己會準時每三小時起床吵喝奶外,其餘沒有啥大哭鬧的,偶爾還會起來玩玩叫叫的,沒啥大問題。

99/11/12(五)

      早上九點多醒來,BB的身體開始長滿了疹子,昨晚是四肢,現在是全身都長疹!!!咦!!和腸病毒寫的特徵有些不同呢!!之前曾看過"玫瑰疹"的說明,好像也會全身長疹!趕緊去爬文了解。

BB的症狀:

"未發疹期"-BB完全符合未發疹的病狀。雖發燒,有輕微咳嗽及流鼻水、輕微拉肚子。但仍可以玩耍、食慾依然很好。

"發疹期"   -早上退燒後,就沒再發燒了。晚上開始從四肢開始長玫瑰色的小疹子,應該不會癢(沒見他抓),隔天即佈滿全身,重點是沒有水泡,也沒有喉嚨破。可是後來發現玫瑰疹也有可能會喉嚨破喔!!

玫瑰疹資訊鏈結:玫瑰疹 (嬰兒玫瑰疹)易被誤認為感冒的玫瑰疹

玫瑰疹重點說明:

是良性的疾病。玫瑰疹就是在身體上長出有著玫瑰般色澤的疹子。主要是影響到三歲以下的小朋友,而且絕大部分(大約95%)的玫瑰疹,都發生在六個月以後到一歲半左右的小嬰孩。玫瑰疹主要分為前後兩個時期,未發疹期和發疹期。

*未發疹期
 在未發疹時,最主要的症狀就是發高燒。大部分的病童發燒時體溫會在38℃到40℃左右。反反覆覆的高燒是一個大特點。絕大部分的病童仍然可以正常玩耍,精神、活動力在高燒時仍然很好。少數病童會有些輕微的咳嗽或流鼻水的症狀,但是大部分的病童除了高燒之外,可以說完全沒有其他的症狀。可是,就因為沒有其他的明顯症狀,更讓家長們摸不著頭緒而更加緊張。

*發疹期
在幾天來來去去的高燒之後,就進入了發疹期。特別的是,在一進入了發疹期時,之前的高燒也完全消失,體溫開始完全恢復正常,幾個小時後開始在身上出現玫瑰色的小疹子。通常會先在軀幹開始出現少數約0.2到0.5公分大小、輕微突起的粉紅色小疹子。爾後慢慢疹子增加,會在頸部和四肢也出現。

這些玫瑰色的疹子通常不會癢,也不會有水泡出現。原來個個界線分明的疹子隨著數目增多,會慢慢融合和慢慢消退。在一到三天的時間內,由少數疹子慢慢增加、融合再消退。有時候,在發疹期初期會合併有輕微的腹瀉。

研究了腸病毒和玫瑰疹的特徵後,發現~~BB的症狀較接近玫瑰疹的樣,反而不像腸病毒!!這樣的想法不斷的在腦中形成,於是~~早上決定馬上帶BB又再去施X南診所複診。果不其然,看到BB的疹子後,又聽到我們說發燒後才長出疹子,施醫生診斷說:「BB發燒的原因是玫瑰疹所造成的。」

我還不斷的問醫生:「會不會是腸病毒?」

醫生很肯定回答:「不是!是玫瑰疹!一般是發生在六個月以上的小孩,五個月得病的情形較少見。但狀況都還OK,沒大問題,叫BB好好在家休息,幾天後疹子就自然會消退。」

這才讓我們可以放下沉重的心情了。結果,到下午吃完醫生開的藥後,BB食慾又大增到270CC。所以我相信,BB的身體正漸漸恢復沒問題了。

為何會懷疑醫生有誤診情形,因為在網路上也看到某位媽媽也因為小孩子被由原本被診斷為腸病毒,最後才發現為玫瑰疹燒不退?? (腸病毒 更正→原來是玫瑰疹)

才隔一晚上,病因大逆轉!!!所以,我能肯定的說X薪的小兒科醫生應該誤診了!

因為到第四天了(11/13),BB佈滿全身的疹子已漸漸開始褪除…現在狀況非常良好。

儘管腸病毒、玫瑰疹和感冒的症狀都相當接近,但醫生應該要細心檢查,小心判斷!

雖然說,小孩子的狀況不斷的在改變,雖不能全怪醫生誤判,但也應該提醒我們有接近病徵的義務,不要動不動就拿最嚴重的病因來嚇我們!他們小兒科可能看病看多了,得腸病毒的人也多,但面對才剛當上新手爸媽我們,加上BB還不滿六個月,會因醫生的一句話,常緊張的手忙腳亂,甚至昏天暗地的,也該請他體諒我們阿!~

要不是我們有再細心觀察,再次求証!!最後才發現是虛驚一場,心情像洗三溫暖一樣反反覆覆…又由地獄馬上變為天堂!雖然這樣是好事,但~~實在是非常不應該!!!

回顧整個照顧BB的過程,我就像發了神經的媽媽,隨時隨地的在幫BB量體溫,深怕一不注意BB的溫度馬上升高,尤其是BB才五個多月,讓我不得不更加小心。雖知道,BB生病是必經的過程,也知道不用太緊張,但神經不自覺得就像上緊發條似的緊繃著,幾夜不成眠(睡著又覺得某一條神經是醒著的),直到BB疹子漸退才有辦法好好享受睡覺的日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翻滾吧小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